找到相关内容674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师的圣果观(上)

    于自解脱能自证觉知。因而问:我等若是阿罗汉者,应自证知。如何但由师之令入,我等都无现智能自证知?大天说:有阿罗汉是但由他人记别,自己不能自知的。如舍利子智慧第一,大目犍连神通第一,佛若未记,彼等亦不能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489880.html
  • 《大智度论》之禅波罗蜜(下)

    是名禅波罗蜜。   9、以禅发通,一念遍供十方佛(大正25,189c1-3)(导师《大智度论笔记》[A037]p.72)   复次,菩萨以禅波罗蜜力得神通,一念之顷,不起于定,能供养十方诸佛,华香...

    厚观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789888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1)

    ‘缘觉’,缘觉还在阿罗汉之上,他们的智慧、神通,我们看起来不可思议。人数之多!智慧能力之强!   “于百千劫”是讲时间之长,时间是以劫来论的。一劫到底是多长的时间,诸位能算得出来。经上通常讲,一增一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790127.html
  • 必成正觉第七

    很不容易的。   一切众生遇到佛的机缘很难,真的是可遇不可求。遇到佛有什么好处?决定得度。佛有无量智慧、无量神通、无量的善巧方便,佛见到我们,佛知道我们无量劫来,生生世世干些什么的。不是一世、二世、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890128.html
  • 略谈十六种观想的修法

    西方极乐世界去的,立即花开见佛、具足无生法忍及各种神通的不是一般人。普通人往生到那边,要在莲花里面坐。这一坐短的半天,稍长的一天、七天、十天都不一定。那里的一天就是我们这里的一大劫。我们在莲花中得把过去生...遗骨,是凡夫的骨头,这时候变了,变成一片光明。”同书还说:“大势至证了菩萨果,能运用种种神通变化,利益众生,他父母的遗骨,变成了光明,亦能够神通变化,普现佛事,利益众生。”   大势至菩萨欲报父母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44590483.html
  •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

    “了凡”,江苏吴江人,后 入赘至浙江嘉善殳姓人家。自幼好读书,童年丧父,遵母命弃举业学医,以养生济人。十五 岁,巧遇术数神通的云南相士孔先生(后者据称得邵雍《皇极经世》之真传,善推天地万物 及人生运数...

    任宜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3990567.html
  • 普贤上师巴支仁波切的故事

    并且以英俊长相和青春华丽而著称。   当他公然取妻时,他的弟子们十分愤慨地迫他离开寺院,虽然这位年轻的喇嘛,早已因他的神通超自然能力而闻名,而且在将亡者的神识迁至佛净土的修法上,没有人比得上多珠千的...邀请。就是在那时候我造访竹庆寺。除此之外,我的躯体未曾到过你们的寺庙。"   年轻的贝玛多杰了悟到,却映让卓是一位具足神通的成就者,具有非凡的内在德性,已能超越时空限制,于是充满信心地向大师顶礼并领受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5990572.html
  • 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——兼论印顺导师由缘起性空论以证成“一乘究竟”的可能性

    多宝佛塔涌现在空中。多宝佛临涅槃时,誓以神通愿力,凡十方世界有说《法华经》者,佛塔就涌现在空中,赞叹作证。多宝佛塔的涌现,承上而言,是对“开权显实”教法的赞叹作证;启下以论,则正是“开迹显本”的序说。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490898.html
  • 谈心的秘密--星云法师

    究竟在思考些什么?认识自己的人,固然能够了然明白,不认识自己的人,也要设法洞悉心的真相。 唐宪宗时代,从西天印度来了一位大耳三藏法师。大耳和尚道行高深,具有他心通,皇帝便派遣南阳慧忠国师去试验他的神通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0334191038.html
  • 互动中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

    神通吸引信徒,使得当时的人们误以为佛教也是道家方术的一种。早期佛教徒在译经时还攀附道家术语,用流行的道家思想如"自然"、"无为"和"无极" 等名词概念来传译佛经。最早来华的译经大师安世高及稍后的支谶...

    成建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0291529.html